
768公里深水庫區航道 釋放“黃金水道黃金效益”,助力長江貨運量保持領先
三峽大壩,雙線五級船閘坐落左岸。2023年船閘安全運行超1.1萬閘次,過船超4.2萬艘次——上萬次開啟約900噸的人字門、千噸巨輪攀爬113米的水位落差,如何安全高效運行?
“三峽船閘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連續級數最多、水頭最高、運行條件最復雜的內河船閘,在運行中,我們建立機制、確保航運暢通。”三峽集團流域樞紐運行管理中心樞紐管理部副主任楊化說,為確保各類建筑設備安全可靠,三峽船閘會定期實施計劃性停航檢修。4月5日,三峽北線船閘2024年計劃性停航檢修圓滿結束,這是自2012年開始計劃性停航檢修以來工期最長、任務最重、工序銜接協調難度****的一次停航檢修。16家單位、800余人參與,45天內主要完成了三峽船閘工控系統升級改造、12扇人字門和12扇反弧門檢修、9套油缸更換等,進一步提升了船閘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船過三峽,不僅能“爬樓梯”,還能“坐電梯”。船閘右側,是三峽升船機。楊化介紹,高10米、水深3.5米的承船廂,可容納一艘3000噸級船舶,只需10分鐘就能將其升至近40層樓的高度。今年1至4月,三峽船閘過閘貨運量超4140萬噸,升船機安全運行1685廂次,過機貨運量超196萬噸,同比增長127.73%。
向家壩升船機是繼三峽升船機之后我國建設的第二座巨型升船機,2023年全年載貨量較上年增加15.51%;葛洲壩船閘通航40多年來,日均運行閘次數由8閘次提升到49閘次。三峽集團流域樞紐運行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三峽、向家壩、葛洲壩水利樞紐促進了長江航運和沿江經濟發展,助力長江貨運量持續穩居世界內河第一位。
6座梯級水電站形成768公里深水庫區航道,長江通航條件穩步改善。 一段段險灘急流變成水上通途。三峽工程建成后,重慶至宜昌航道維護水深從2.9米提高到3.5米至4.5米,船舶噸位從1000噸級提高至5000噸級,壩址至重慶之間的109處灘險、34處單行控制河段、12處需絞灘通行的航段得以消除,“自古川江不夜航”成為歷史。
一座座港口由小到大再到強。重慶境內長江航道上,形成多個5000噸級以上深水碼頭。湖北宜昌、重慶涪陵和萬州等三峽庫區港口蓬勃發展。長江水運能耗低、運能大、成本低等優勢得到充分發揮,進一步釋放“黃金水道黃金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