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瀛”號正在進行試航
文 | 中國能源報記者 吳莉
5月15日,中國海油發布消息,我國規模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建造項目首制船“綠能瀛”號在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成功命名交付。這艘代表當今世界大型LNG運輸船領域最高技術水平的17.4萬立方米LNG船的成功建成,對保障能源運輸安全,有效提升我國LNG運輸產業鏈的自主能力,助力我國建設制造強國、海洋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規模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建造項目首制船“綠能瀛”在上海滬東船廠進行交付
中國海油表示,公司高度重視并積極踐行LNG資源運輸環節實現“國船國造、國貨國運”目標,本次LNG運輸船建造項目整體計劃建造12艘大型LNG運輸船,首制船“綠能瀛”號LNG運輸船總長299米,型寬46.4米,型深26.25米,采用最新一代的雙艉鰭線型,搭載多項低碳節能技術,所用鋼材達2萬5千噸,其甲板面積相當于3個標準足球場,可裝載17.4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能夠滿足700萬個家庭一個月的用氣需求。
“綠能”體現LNG綠色清潔能源屬性,中國海油率先將江蘇濱海LNG接收站命名為鹽城“綠能港”,并計劃在寧波LNG、珠海LNG等推廣使用。
“綠能瀛”號搭載最新一代主機,可將燃燒不充分的燃料循環利用
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翁紅兵介紹:“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是公認的世界上最難建造的船型之一,被喻為世界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綠能瀛’是按照世界最新理念、最優裝備、****環保性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五代‘長恒系列’液化天然氣船首船,具有綜合能耗低、艙型兼容廣、載貨能力強、航線匹配佳四大顯著亮點,可以高效適配多元化航線的各種運營要求。”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雙碳”目標的推進,近年我國LNG進口量迅猛增長,2023年進口量達7132萬噸,同比增長12.6%,成為全球****LNG進口國。LNG的海上運輸是連接LNG資源和國內用戶的重要環節,提升LNG運輸自主可控水平是保障能源運輸“大動脈”的關鍵舉措。
“綠能瀛”號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可裝載17.4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圖為儲倉內部結構。
中國海油氣電集團資源中心主任朱巖巖表示:“擁有一支更大規模、更加自主的LNG運輸船隊,有助于我們更好掌握貿易主動,增強我國在國際LNG市場的議價能力和話語權。在保障國內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同時,可開展多種形式的LNG貿易創新,更多參與和影響‘一帶一路’國際能源合作與世界油氣貿易發展,以助力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良性循環互動。”
FOB(船上交貨)貿易形式,可以為貨物海運及國際貿易提供更多操作便利,大大增強資源進口方的貿易靈活性。該項目的實施,在擴大我國LNG資源獲取范圍的基礎上,可以通過LNG接收站、LNG運輸加注船進一步延伸中國海油LNG產業鏈條,增加企業可持續發展空間,對我國能源結構調整,改善環境質量,促進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最后的檢測
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偉表示:“自2000年以來,中國海油已建成10艘國產大型LNG運輸船,此次FOB一、二期項目開展后,還將新增12艘大型LNG運輸船。22艘運輸船全部投運后,可作為海上綠色能源‘移動浮艙’,通過調度優化船舶運輸,實現資源組合配置,根據國內能源需求變化及時調整進口策略,預計每年可向國內運回1600萬噸LNG。”
”綠能瀛”號命名儀式現場
LNG在全球能源結構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隨著LNG國際貿易需求的增加,LNG海運市場需求也快速增長。在2022年—2026年期間,國際上新增14個LNG項目,共約需227艘大型LNG運輸船來提供配套運輸服務。同時,伴隨我國LNG產業的快速發展,LNG運輸業務也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