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當前的氫源主要來自工業副產氫、煤制氫和天然氣制氫。為了實現“3060”碳目標,綠氫的發展尤為重要。目前,綠氫多為電解水制氫,風電與光伏是關鍵。西北地區在光伏、風電的裝機容量上具有較大優勢。其中,內蒙古在光伏、風電的建設上遙遙領先。
風能/光能為綠氫制取的關鍵
我國當前的氫源主要來自工業副產氫、煤制氫和天然氣制氫。為了實現“3060”碳目標,綠氫的發展尤為重要。根據《低碳氫、清潔氫與可再生能源氫的標準與評價》,清潔氫是指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值低于4.90kgCO2e/kgH2的氫氣。
其中,可再生氫與清潔氫相當于通俗意義上的“綠氫”。目前,綠氫多為電解水制氫,其中以可再生能源來制取氫氣能夠達到綠色、低碳排放的要求。
為推進氫能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啟動實施“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重點專項。2018-2021年共計11項制氫技術相關重點專項部署任務,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項目部署涉及可再生能源,主要為風電與光伏。可以看出,發展綠氫,風電與光伏是關鍵。
西北地區具有氫氣制取優勢
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在國家及各地區的政策驅動下,太陽能光伏發電在我國呈現爆發式增長。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為2.53億千瓦。從全國分布來看,我國光伏裝機容量主要集中在西北、華北和華東地區。
我國風電也在穩步發展,2015-2020年我國風力發電裝機容量持續上升。2020年,我國風力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2.81億千瓦,同比增長33.81%。在全國風電裝機容量分布中,以內蒙古為主的西北地區具有豐富的風力資源,風電裝機建設較為領先。
從光伏、風電整體的建設來看,西北地區在光伏、風電的裝機容量上具有較大優勢。其中,內蒙古在光伏、風電的建設上遙遙領先。對于制取綠氫來說,西北地區具有豐富的光能和風能,為氫氣的制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近年來,多數風/光電解水項目在內蒙古、新疆等地開展,西北地區相較而言具有較大的氫氣制取優勢。
——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氫能源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