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座井口平臺9日在天津市濱海新區成功裝船,中國渤海首個千億級立方米大氣田——渤中19-6凝析氣田I期開發項目海上開采平臺全部建造完工,為年內順利投產提供了關鍵裝備保障。
這是8月9日在天津濱海新區拍攝的渤中19-6凝析氣田I期開發項目組塊裝船作業現場。新華社發(杜鵬輝攝)
海上開采平臺由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負責建造,I期開發項目將在海上新建4座組塊、4座導管架,總重量超過3.2萬噸。此次建造完工的3座井口平臺將實現無人化運行,承擔高壓注氣和開采的重要任務。
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工程建設中心項目負責人萬文濤表示,為有效提高氣田采收效率,I期開發項目采用高壓循環注氣開發方案,注氣壓力達53兆帕,創國內海上平臺之最,并搭載多個天然氣及凝析油處理工藝裝置,其中包含兩套由中國海油自主設計、建造的天然氣深度脫水裝置。
據I期開發項目的總包項目經理鞠文杰介紹,團隊通過聯合技術攻關,在國內首次自主完成了海上循環注氣開發方案系統設計和最高壓力海上注氣壓縮機設計、制造及調試,還自主開發焊接工藝并成功實現多型號焊材國產化應用。
渤中19-6凝析氣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是中國東部第一個大型、整裝、高產、特高含凝析油的千億級立方米凝析氣田。
目前,該氣田已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超2000億立方米、凝析油地質儲量超2億立方米。I期開發項目于2022年3月在天津和青島同步開工建設,計劃于今年年內投產,投產后將為京津冀及環渤海地區提供穩定可靠的清潔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