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業發展趨勢
(1)“雙碳”目標背景下,天然氣有望成為我國現代清潔能源體系的主體能源之一
我國能源發展進入增量替代和存量替代并存的發展階段,在“雙碳”目標政策驅動下,天然氣作為清潔低碳的化石能源,不僅承擔著國家能源結構轉型期間保障能源安全的使命,也是未來新型電力系統規劃中重要的基礎保證。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在工業、建筑、交通、電力等多領域有序擴大天然氣利用規模,是我國穩步推進能源消費革命,助力能源碳達峰,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重要實現途徑之一,天然氣將成為我國現代清潔能源體系的主體能源之一。
(2)天然氣作為低碳轉型的重要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持續提升
近年來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持續上升。根據英國石油公司統計數據,2020 年全球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提升至 24.70%,已成為全球第三大能源。在全球加速能源轉型和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天然氣作為優質高效、綠色清潔的低碳能源,是推動能源供應清潔化的重要途徑,是“雙碳”目標下唯一保持增長的化石能源。與煤炭和石油相比,天然氣燃燒效率高、熱值高,
且在相同熱值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約為燃油的 73%(平均值),煤炭的 54%(平均值)。隨著能源結構低碳化的發展,含碳量更低的天然氣有望取代石油成為全球主要能源之一。
(3)中國及粵港澳大灣區天然氣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近年來,我國天然氣消費量持續以較高速度增長,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例提升至 8.90%,但與全球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例仍有較大差距。長期來看,天然氣具備顯著的增長潛力。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預測,2020-2050 年全球天然氣生產與消費總量的增長率均在 42%左右,而中國天然氣消費總量的增長率將達到 67%。根據《中國能源前景 2018-2050》報告預測,未來 30 年天然氣將是我國需求增長最快的能源產品之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綠色低碳能源,大規模減煤,加快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根據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預測,粵港澳大灣區到 2025 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將提高至 18%,天然氣消費比重將上升至 24%-25%左右,天然氣消費量將達 633 億-664 億立方米。這將為公司天然氣產業的持續發展創造較大的發展機遇。
(4)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的逐步完善及能源轉型升級政策的實施將助推城市燃氣行業持續發展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步入快車道。2017 年至今,中國天然氣產量連續 4 年保持 7%以上增長;天然氣進口“四大戰略通道”格局基本建成,形成了西氣東輸天然氣管道、陜京天然氣管道、川氣東送天然氣管道等全國性管網系統;我國天然氣產供體系的逐步完善為天然氣在居民、工商業及發電等下游領域的拓展應用提供了堅實基礎。隨著“瓶改管”、“煤改氣”、“油改氣”及“送氣下鄉”等能源消費轉型升級工程的逐步實施及國家對居民用氣安全的高度重視,城市燃氣行業將實現持續穩定發展。
(5)油氣體制改革帶來新一輪行業整合
隨著國家油氣體制改革的推進,燃氣行業規模化發展趨勢也日趨明顯。政府也在進一步強化城鎮燃氣企業安全運營、儲氣能力等考核,逐步消除行業性、地區性、經營性壁壘,促進天然氣行業公平競爭,淘汰一批實力差、信譽低、以倒賣特許經營權為主、保供能力不足的城鎮燃氣企業,這將推動中國城市燃氣行業從跑馬圈地的上半場進入兼并融合的下半場,為產業鏈布局完善、經營管理優秀、綜合實力強的企業帶來新一輪整合并購的機遇。
4、行業經營特點
(1)特許經營模式
根據《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2015 修正)》《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城鎮燃氣管理條例(2016 年修訂)》《深圳市燃氣條例(2020 年修訂)》等有關規定,城市管道燃氣屬于市政公用事業,實行特許經營制度,從事燃氣生產、儲存、輸配、充裝、供應等經營活動的城市燃氣運營商,需取得市/縣級以上主管部門頒發的燃氣經營許可證。城市燃氣運營商負責將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和人工煤氣通過城市管網或瓶裝形式分銷到各終端用戶。
(2)行業價格管理機制
目前我國天然氣行業定價為政府主導與市場化相結合的模式。天然氣價格主要涉及三個核心要素:①出廠價,包括天然氣開采方的開采成本加上利潤形成的井口價,以及貿易商的貿易成本加上利潤形成的到岸價;②井口價/到岸價加上管輸費稱為門站價;③在門站價格基礎上加上城市配氣費即為終端價。
城燃企業上游定價方面,根據《中央定價目錄》的規定,我國天然氣明確劃分為管制氣與非管制氣,并進行區分定價:①管制氣定價方面,我國采取政府定價或指導定價模式,其中出廠價采取市場凈回值法,與進口燃料油、液化石油氣價格掛鉤。管輸費及配氣費均實施“準許成本+合理收益”的定價方式;②非管制氣定價方面,我國目前已放開價格管制,可由市場供需雙方協商決定,非管制氣包括頁巖氣、液化天然氣等。
終端客戶定價方面,根據我國目前的管道天然氣價格機制,居民用氣執行階梯價格,如需上調居民用氣價格通常需經一定的政府審批程序;非居民用氣價格由城燃企業根據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并參考政府主管部門出具的價格調整文件確定。我國 LNG 貿易已實現市場化定價。
(3)行業周期性、季節性、區域性特征
①周期性
城市燃氣是居民生活必需品和企事業單位主要的熱力、動力來源之一。隨著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加快,對環保、節能減排的要求不斷提高,城市燃氣行業一直在良性增長的軌道中運行,在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內,我國城市燃氣行業預計將保持持續增長,沒有明顯的周期性。
②季節性
我國城市燃氣消費季節性差異明顯,冬季用氣量高于夏季。此外,季節性特征也因區域而異,受冬季采暖因素的影響,北方地區城市燃氣的季節性較南方地區更為突出。
③區域性
因燃氣輸送管網設施在特定區域內形成自然壟斷,城鎮燃氣顯現出了明顯的區域性特征,一般一個區域內由一家城市燃氣企業特許經營。
(4)行業技術水平及特點
①燃氣輸配技術
我國燃氣輸配技術隨著天然氣大規模應用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目前,我國大中型城市燃氣輸配系統均采用高壓輸氣、中低壓配氣的原則,建立了多級壓力制的管網,使輸配系統更加合理、經濟,為安全平穩供氣提供了可靠保證。
②燃氣安全技術
燃氣本身屬于易燃、易爆的危險氣體,安全管理技術至關重要。作為城市生命線工程的城市供氣系統,在施工、驗收、運行、維護等各個環節均需要完善的安全管理。燃氣安全技術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安全供配氣技術、應用于不同條件的燃氣檢漏技術、防災系統和搶修技術等方面。
③燃氣應用技術
我國城市燃氣的應用技術與國外水平相近,燃氣應用新技術的發展主要包括:低污染新型燃具及燃具智能化、燃氣采暖與空調、低污染燃氣工業爐窯、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應用、CNG汽車及加氣站等。
④信息化管理技術
城市燃氣信息化技術為設計、施工、運行和防災提供信息化服務,我國近年來在城市燃氣信息化管理技術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城市燃氣設計、運行數據庫的建設及軟件開發,自動查表和收費系統,完善 SCADA 和 GIS 系統,城市燃氣信息化系統建設。
⑤新設備和新材料的研制與應用
新設備和新材料在城市燃氣行業的應用成果主要包括: PE 管(聚乙烯管)、直縫鋼管等管材的應用,鋼管物理化學防腐蝕技術,具有監控和安全系統的高性能調壓裝置的開發,適用于不同壓力的大流量裝置的開發,高可靠性閥門的開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