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并進一步推進價格市場化改革的通知》。這是今年以來我國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第二次下調。在國際油價巨幅下挫、國內天然氣市場需求增長乏力的背景下,本次調價無論從降幅,還是在機制上所做的市場化創新,都令業內特別是天然氣下游行業,備受鼓舞。
“3600億方”目標有可能
根據通知,非居民用氣最高門站價格自2015年11月20日起每千立方米降低700元(0.7元/方)。其中,化肥用氣繼續維持現行優惠政策,價格水平不變。
0.7元/方的降幅,業內普遍認為超出預期,將為促進下游市場需求擴張帶來較為明顯的利好。
某機構認為,此次氣價下調直接利好下游天然氣發電、供熱、分布式發電、車用天然氣、煤改氣等行業。“如對天然氣發電而言,相當于下調電價0.14—0.15元/kWh,而對天然氣分布式發電而言,相當于下調電價0.15元/kWh以上。”
甚至有業內資深專家認為,此前一直被看空的“到2020年3600億立方米天然氣消費目標(《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亦有了實現可能。
不僅如此,“此次降價后,還可以縮小非居民和居民氣價之差(目前約為0.3元/方),為以后兩者并軌減少阻礙。”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劉滿平分析指出。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指出,目前由國家發改委直接定價的天然氣為600億立方米。考慮到此次調價對市場化定價的天然氣的帶動影響,占國內消費總量80%左右的非居民用氣價格都有望降低。
“整體測算下來,將可為下游企業減少1000億元以上的供氣成本。”景春梅說。
毋庸置疑,此次調價對天然氣上游供應企業可謂雪上加霜。分析預計中石油年度凈利潤可能因此下降400億元人民幣,幅度達60%。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此前漫長的調價博弈期,也顯示出政府緩解上游虧損壓力的意圖。有業內資深人士早前曾向記者預計,此次調價方案或于9月中旬發布,之后各種市場傳聞一直不絕于耳,直至兩個月后的現在才終兌現。
“之前的長約氣價都與油價掛鉤,但斜率和上下天花板的設定與簽約時的油價有關,因此亟待改變這一定價方式,盡快過渡到與標桿市場氣價掛鉤,畢竟二者不是同類產品。”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副秘書長熊偉說。
市場化機制創新再進一步
本次調價方案的****亮點莫過于在調價機制上所做出的市場化創新。“這也說明政府要推進市場化的決心,由此可推斷,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方案將很有可能在年內發布。”上述業內資深人士向記者分析指出。
根據通知,今后,我國非居民用氣由最高門站價格管理改為基準門站價格管理。降低后的最高門站價格水平作為基準門站價格,供需雙方可以基準門站價格為基礎,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圍內協商確定具體門站價格。
方案實施時門站價格暫不上浮,自2016年11月20日起允許上浮。
國家發改委上述負責人指出,這意味著進一步放松價格管制,增加價格彈性,留給供需雙方更多自主協商價格的空間,有利于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公平競爭。考慮到當前國際市場能源價格低位運行,國內市場供求總體寬松的實際情況,方案實施一年后方允許上浮。
“20%的上調浮度對應國際油價在75—80美元/桶之間,也意味著國際油價在80美元/桶以下時,天然氣調價無需再由國家發改委發文。”
發力天然氣交易市場建設
此次改革,在放松價格管制的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是推動天然氣市場建設,推進天然氣公開透明交易。
從此前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交易情況看,企業參與交易中心的積極性還不夠高。如業內專家所言,交易中心正常運行離不開大量的短期合同、現貨交易,實現真正的氣氣競爭。這離不開天然氣的市場化定價,也離不開交易中心要采用市場化的方法為交易商提供高質量服務和咨詢。從通知看來,這也正是本次改革方案著力部署的重要一環。
通知指出,非居民用氣應加快進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由供需雙方在價格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公開交易形成具體價格,力爭用2-3年時間全面實現非居民用氣的公開透明交易。同時要求,鼓勵各地根據當地實際,在完善監管規則的基礎上,先行先試放開非居民用氣銷售價格。
“放開非居氣價的條件是能夠做到市場化定價,而市場化定價離不開交易平臺、多買多賣的競爭主體和確保交收的物流條件以及解決我國突出的居民與非居民價格交叉補貼問題,由此來看,我國交易市場建設任重道遠。”熊偉說。
某機構認為,未來天然氣價格將形成市場化的定價規律,主要依托上海天然氣交易中心來實現天然氣的市場化價改。從改革方向來看,現有的天然氣價格管理模式將逐步轉向“放開兩頭,只管中間”。到2017年,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基本放開,放開天然氣氣源和銷售價格,政府只監管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管道運輸價格和配氣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