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各大中城市外來務工人員急劇增加,租金廉價的“群租”現象也愈演愈烈。而與此相伴的是,群租房火災頻發,亡人火災帶給弱勢群體的災難不斷。
記者在江蘇省蘇州市采訪時了解到,該市外來人口僅登記在冊的就有650萬,群租市場需求強勁,火災勢頭亦不弱。據統計,近年來,蘇州市由外來人員引發的火災占全市火災總數的一半,死傷人員中外來人員占70%。據蘇州市消防支隊有關負責人介紹,追溯造成亡人火災的原因,居住環境潛伏大量火災隱患,其中群租房是根本因素。
在龐大市場和利益刺激下,各地群租模式大體相同。房主們用木板將一間間房子分割成很多個單間,很多房子因此成為一點即燃的“柴火堆”。除城郊的民房,城市的公寓也是群租陣地,常常近百平方的公寓密密麻麻擠滿二三十個人。如蘇州市城鄉接合部的一幢普通的農村民宅,被分割成16個單間出租,租住人員達到26人,高峰時達到40余人。
蘇州市消防支隊負責人告訴記者,火災隱患來自幾方面:一是外來務工人員安全意識淡薄,自防自救的能力相對較差,臥床吸煙、用火用電不慎等現象很普遍,有的房客將廚房與住宿間混和,甚至將液化氣瓶放在居室內;二是房東或者二房東一味追求利益****化,房屋內用于隔斷的建筑材料一般防火性能差,耐火極限低,一旦發生火災,蔓延速度快;三是散租房內電氣線路私拉亂接現象嚴重,布線不規范未穿管,手機充電器和電熱毯都曾引起過散租房火災;四是居住人員數量遠遠超出一般家庭人員數量,供電、燃氣設備長期處于超負荷過度使用的狀態,加速其老化,容易引發短路或者泄漏;另外加上居住密度高,根本無法滿足人員安全疏散等。
農村的群租房往往還一棟樓房緊挨著一棟樓房,不少樓房的間隔,寬的僅一米,窄的僅容一人勉強通過,形成“一線天”和“握手樓”的局面。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很難到達有效位置,甚至無法進入。
蘇州市消防支隊負責人告訴記者,現階段,我國并沒有相關法規制度專門適用出租房的消防安全管理。出租房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律責任、出租人應當履行的義務,承租人應當遵守的規范都是空白。消防監管檢查和執法只能對公共建筑進行,無權進入家庭民宅檢查,其他部門也無權進入民宅檢查。雖然群租房實際上已經改變了房屋用途,但現有法律法規奈何不得它,因而,群租房完全處在消防安全監管“盲區”。
這位負責人說,對群租房的整治和管理,應當著眼大局。2002年初,蘇州市消防支隊在進行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推進外來工集宿化”的設想,此舉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來,蘇州市加強對“新蘇州人”的集宿化管理。以蘇州工業園區為例,針對不斷增加的外來務工人員,專門規劃出215萬平方米的打工樓,除供居住外,一些打工樓還形成了相當完整的社區。據統計,該市已建設了4000多個集宿化場所,建筑面積約500萬平方米,共安置外來人員近300萬人。
與此同時,蘇州市啟動一體化統籌機制,依靠政府建立各街道辦、居委會和村干部包干責任制,與出租戶簽訂消防安全管理責任書。各鎮、街道成立出租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公安、消防、安監、房管、住建、物業等部門齊抓共管,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在推動政府在新建、改建、擴建道路的同時,同步建設公共消防設施。推行一定規模的出租屋配備消防設施,安裝簡易噴淋和消防逃生軟梯等設施。如木瀆鎮政府斥資購置了12000個滅火器贈送給轄區出租戶,并教會其正確的使用方法,收到良好成效。